首席科学家
彭德良, 研究员,公益性行业(农业)科研专项--"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-2013"和"作物孢囊线虫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2015-2019"首席专家,国际线虫学会联合会(IFNS)执委,农业部第三、四届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,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,副秘书长,植物病原线虫专业委员会主任。从事线虫研究30年,凝聚了一支全国孢囊线虫研究队伍,发现了六个孢囊线虫新种和新记录种。
研究领域
1、作物线虫病害灾变规律和早期诊断技术创新:
以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孢囊线虫和根结线虫为研究对象,研究阐明作物重要孢囊和根结线虫发生、流行、致病性变异及灾变规律,研究线虫病害的早期诊断技术,构建作物线虫病害早期检测监测和诊断技术体系;
2、线虫致病与作物抗性及其互作的分子机制:
研究线虫群体遗传多样性与毒性变异之间的相互关系,鉴定重要孢囊线虫致病的效应因子,解析功能和调控网络;抗线虫资源挖掘和新型种质资源的创制与利用,挖掘作物抗线虫基因,研究线虫与作物互作的分子机制,抗性作物应答孢囊和根结线虫侵染的分子基础。
3、构建作物线虫病害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治理技术体系:
开展重要作物线虫病害的农业防治、栽培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化学防治及生防和化防协调应用的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;构建作物线虫病害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治理技术体系,为我国粮食作物重大线虫病害的防控提供科技支撑。